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
文章于 2021年7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微信屏蔽
其他

逝者丨褚时健:最问心无愧的就是没有庸庸碌碌地生活

新三界 2019-08-29



据多家媒体报道称,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、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,享年91岁。获得证实的消息显示,褚时健是在5日中午于玉溪市人民医院过世,追悼会日期目前待定。



“中国烟草大王”褚时健一生波折,从打造红塔集团,被打成右派、入狱、痛失爱女……2002年出狱后,褚时健在哀牢山这里度过了余生,在这期间创立了褚橙。


以74岁高龄再度创业的褚时健,在距离自己90岁生日还有6天的时候,宣布退休,将褚橙产业传给了儿子褚一斌。


褚时健的故事同样是创业者们常说的话题。从打造红塔集团,到被判无期徒刑(后来改判有期徒刑17年),“中国烟草大王”褚时健曾跌至谷底。但他2002年保外就医,74岁携妻种橙,让世上多了一种叫“褚橙”的水果,也让自己再次成为传奇。


他还告诫创业者,“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,人生历程还很长,要20年见成功”。


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他跌宕起伏的商业人生:


2002年出狱后,褚时健在哀牢山这里度过了余生。


保外就医后,这位曾经的烟草大王在云南哀牢山上,承包了一座2400亩的橙园,重新创业。


与他生命中之前的日子类似,他乐于劳作,追求技术,掌控一切细节。身边的员工说,当他问到“今天下雨了吗?”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“下了”或者“没下”,而是“下了,从几点下到几点,一共下了多少毫米。”


过去这些年,因为褚橙,褚家在公众视野里的曝光度不低。


2012这一年,褚橙进京,褚时健和电商平台合作,把褚橙卖到了北京。他们与刚刚创立的本来生活合作,那年很快名满京城


84岁的褚时健重回人们的实现。媒体开始用“80岁身家千万”、“84岁再造亿万富翁”形容他的逆转之路。其实早在2011年,褚时健果园利润就超过3000万元,固定资产超过8000万元。


这位老人再次成为亿万富翁。当地镇上的人给了他一个形象的称呼,褚大爹。


他并不太在乎纸面上的数字。褚橙诞生前,当地农民靠种玉米、种甘蔗为生,一年只有一两千收入。跟着褚时健种果树后,每年能赚四五万,每家都能有两台摩托车。


2015年,褚橙质量下滑。个子小、皮色不均匀,口感酸,坏果率高……这一年市场给出的回馈并不乐观。褚时健因此在媒体上公开道歉,并提出了质量、途径、品牌等方面的改善办法。第二年,他们砍掉了37000棵树。



把褚橙产业传给儿子


同样是2015年,褚家被传“内斗”。


这年10月,褚时健独子褚一斌召开发布会,宣布和天猫商城的独家合作。短短11天之后,外孙女婿李亚鑫在另一场发布会澄清,褚橙没有和天猫独家合作的计划。这两场发布会,褚时健皆出席。


褚时健独子褚一斌,在外流浪20多年,最终被父亲召唤,从新加坡归来种橙;而外孙女婿李亚鑫,从2008年起便扎根哀牢山,一手建立了褚橙的营销体系,是当时褚氏排在褚时健之后的第二话事人。


一时间,两场发布会的争锋相对,被外界理解为“内斗”、“接班人之争”,而褚时健两次出席,被解读为“面对儿子与外孙女婿,选择两难”。


李亚鑫不认为那两场发布会是“内斗”。他说,当时的想法只是要纠正错误的方向。“我们是实体企业,就像开小卖部,我们在天猫、京东、还有当时红火的中粮、苏宁都有小卖部。我们不能掺和平台竞争。跟这个独家合作了,是不是其他家都关了呢?”


但传言中也有真实的部分。他们都承认,那段时间,褚时健确实是已经在思考接班人的问题。


最终,2017年6月,褚时健决定把褚橙产业传给儿子,将褚氏的母公司新平金泰果品公司,交给儿子褚一斌。2018年春夏时节,褚一斌就将正式接管哀牢山这片孕育了“褚橙”的果园。此后褚时健将只承担顾问的工作,不再管具体业务。


做这个抉择,褚时健花了近两年时间。他心情低落,疾病缠身。除糖尿病外,尾椎和腰椎间盘突出也变得严重。眼睛已经看不清文件。由于神经压迫,他的右腿肌肉正在慢慢萎缩。


褚时健年轻时的家庭照


被打成右派、入狱、痛失爱女


褚家经历反右、文革,十几年身如飘蓬,迁徙不定。褚时健曾这样描述那些年的生活:我从一个农场换到另一个农场,三四年间换了3个农场,一家人的命运被别人牵着走。有什么办法呢?那个年代,没有几个人能自主命运。我们待过的每个地方,地名其实不重要,对我来说,那些地方只代表了一个词,苦挨。


1995年,时任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的褚时健,被人检举,卷入了省部级领导在云南以烟谋私的案子,妻女都被关押。入狱后不久,女儿褚映群在河南监狱自杀。


听到这个消息时,褚时健在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令狐安家里,当即痛哭失声。这是他成年后第一次在人前失控。律师马军记得,那时一见面,褚时健就拉着他的手哭了起来,说:“姑娘死了,死在河南,自杀了!”第二句话是:“是我害的我姑娘。我要是早一点听了姑娘的话退休,姑娘就不会有今天。”


女儿褚映群死后,褚时健和妻子马静芬受审,独子褚一斌远避国外。因为父母早已离婚,也无法投奔父亲,外孙女圆圆成为孤女,寄养在别人家中,甚至改了姓——谁也不知道褚家会有今天,当时褚时健担心的是案子会影响到她以后的发展。


她沉默、内向,背负巨大阴影度过了她的青春期。李亚鑫说,当时她借住在褚时健的旧友任新民家,窘迫到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,任新民看不过去,说太可怜了,我带你去买衣服。


2000年左右,圆圆高中毕业,去加拿大读书,在那里与李亚鑫相恋。学费是任新民负担的,她不敢要太多,自己拼命打工、拿奖学金。就算有急需,也不好意思找任家开口。


家庭变故塑造了她的性格底色。现在她已成为一儿一女的母亲,家庭幸福,她依然不爱说话、不爱见人。在公司她负责财务,对着账本过日子。一下班,她就回家,基本不与外界接触。




在玉溪的日子:“红塔山”帝国的崛起


云南虽然有生产好烟叶的自然环境,但在改革开放之初,云烟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云烟。品牌洋烟占据市场高端,成为国人一大遗憾。


云南玉溪卷烟厂(红塔集团前身)厂长褚时健决定挑战传统,把洋烟占领的市场夺回来。


他大胆地进行技术改造,从国外引进一流设备;他学习国外种烟“秘籍”,与农民合作播种试验田,并且对烟叶的生产加工全过程进行技术改造,手把手教授种植烟草的知识,规范种烟方式,而且将烟农当做“第一车间”职工;他还在产烟体制上首创烟草公司、烟厂、专卖局“三合一”的管理模式,使得云烟畅销中国誉满全球。


改革后的1987年,玉溪卷烟厂向国家上缴利税7.63亿元,年增长近50%(具体数据为49.7%); 1988年,上缴利税11.9亿元;1989年达到20.3亿元;1993年玉溪卷烟厂发展到了巅峰时期,当年利税达85亿元,相当于当年360个中等农业县一年财政收入的总和。


褚时健在中国很有名,他年过半百赶上改革,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大干一场,为国企走出了条新的生路,打造了“红塔山”帝国。


91岁的褚时健,有时还会来果园看看。这片果园的知名度,已经不亚于曾经的红塔山。


如今,褚橙果园的核心产区有6200亩,2018年产量在1.5万吨左右。果园划成若干片区,农户成为工人,按月领工资,收货后按产量、品质结算年收入。


老人10多年的耕耘,换来中国现代农业的时代样本。


在褚时健身上,我们可以触及到这种精神的内核。他们的坚韧、实干和敢于冒险,是这个时代稀缺的精神力量,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核心动力。


热播剧《大江大河》结尾,主人公宋运辉在姐姐墓前说:不尽狂澜走沧海,一拳天与压潮头,这应该就是褚时健这代人的写照吧。


(原载钛媒体,曹天鹏整理)



延伸阅读

褚时健:最问心无愧的

就是没有庸庸碌碌地生活


原载经济观察报



2018年9月26日,离开红塔集团19年后,褚时健再次走进了红塔集团卷烟厂车间,这一次,他是为了参加“玉溪”品牌创牌45周年纪念发布会。


褚时健出生于1927年12月24日,几个月后,“皇姑屯事件”爆发,北洋军阀政府时代结束。少年丧父的褚时健,十几岁起便帮着母亲谋生,从那时起,他便没闲下来过。褚时健今年91岁,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新中国成立、文革、改革开放。“回想这么多年来,我自己做得最问心无愧的就是:没有庸庸碌碌地生活。”褚时健 在2015年出版的《褚时健传》的序言中这样说道。



褚时健的一生,几乎都在玉溪度过。他人生最闪耀的时刻,是担任玉溪卷烟厂厂长的那段时光,那可以说是属于褚时健的时代。


1979年,52岁的褚时健出任红塔集团的前身,玉溪卷烟厂厂长。之后,他用17年的时间将资金短缺、技术落后、连年亏损的玉溪卷烟厂,打造成亚洲第一、世界排名第五的大型企业——红塔集团,成为国家税利第一大户,他本人也成为“亚洲第一烟王”。


根据公开数据估算,褚时健效力红塔的17年中,为国家创造利税991亿,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400多亿(其他品牌价值没有评估),他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。


正当褚时健和红塔集团如日中天之时,1995年,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调查,他唯一的女儿在被调查期间自杀身亡。1999年,因贪污174万美元,71岁的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、剥夺政治权利终身。

根据公开数据估算,褚时健效力红塔集团的17年间获取的全部合法报酬在88万元左右。可是,就在他被判刑的两年前,昆明市副市长字国瑞接替他成为红塔集团掌门人,年薪加上奖金超过100万元。 褚时健的遭遇使他成了中国最具争议的财经人物,也成了公众心目中的悲情人物。


经历了牢狱之灾的褚时健没有选择安逸的养老生活,2002年,保外就医后,75岁的褚时健与妻子在玉溪市新平县哀牢山承包荒山种植甜橙,开始创业。褚时健对外界说,75岁高龄创业是因为要生活,要养外孙女。他也说,自己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,“真想要我多活几年,让我苦一苦可能效果更好。人哪,没有希望就没有人生乐趣。”褚时健在《褚时健传》中说道。


褚时健种橙子的初期,大多数人认为他是因为不服输,要证明自己,对褚时健的暮年创业并不抱太大期望。但是,10年后,通过互联网营销,褚时健的“褚橙”成为爆款大卖,一时间褚时健成了新的励志偶像,褚橙也成了励志橙。


最近几年,王石与褚时健的名字时常一同出现,王石每年都会到哀牢山拜访褚时健。 褚时健掌管红塔集团时,王石与褚时健并不相识,两人第一次见面,是2003年王石到哀牢山看望褚时健。王石与担任红塔集团掌门时的褚时健并无交集。但是,直到今天,提到褚时健时,王石仍称他为褚厂长。也许在王石这一代的企业家心中,褚时健最重要的身份是玉溪卷烟厂厂长。




1979年时,褚时健已经年过半百,玉溪地委一开始希望褚时健回到国家机关工作,但那并不是褚时健想要的生活,于是他主动申请了再到企业中去。于是1979年10月的一天,褚时健举家由新平戛洒搬到了玉溪。


那时的玉溪卷烟厂,是玉溪最大的国有企业,可是却产能低下,连年亏损,更因派系斗争闻名。已经做过多年糖厂厂长的褚时健第一次有些害怕,他怕的不是生产问题,而是人的问题,那时的人习惯了大锅饭,而且文革时的派系斗争也仍在延续。


为了改变工厂现状,褚时健对玉溪卷烟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。一心做事的褚时健便落下了霸道、贪权的恶名。到了1982年时,褚时健的努力开始见到成效,工厂的发展速度上来了。


但是玉溪卷烟厂生产增速明显增长,是在1986年以后,因为这一年,玉溪卷烟厂在烟叶种植生产上下了大力气。1984年,褚时健带着厂里的技术人员到美国去,足足待了一个月,几乎每天都往烟田跑,最后搞出了规范种植烟叶的“10条规定”。


回到玉溪后,褚时健搞起了自己的试验田。1986年,褚时健“第一车间”的想法开始大面积推广,仅玉溪地区就搞了70万亩的烟叶种植基地,后来在红河和曲靖又建立了几十万亩的基地。


随后,玉溪卷烟厂的烟叶的种植和质量能够得到控制。这也成就了后来全国知名的“红塔山”。1987年,玉溪卷烟厂向国家上缴的利税为7.63亿元,较上一年增长49.7%;1988年,上缴利税11.9亿元;到1989年,这个数字成了20.3亿元。


到了1993年,玉溪卷烟厂已经发展到巅峰时期,当年创利税85亿元,差不多是360个中等农业县一年财政收入的总和。那几年,玉溪卷烟厂的银行账户经常趴着100多亿的现金。褚时健那时面临的问题不是没钱,而是怎么给钱找出路。1994年,褚时健被评为“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”。褚时健用17年的时间,把破落的地方小厂打造成亚洲第一烟草企业。


1995年,褚时健一家开始陷入另一种人生。


2002年,保外就医的褚时健借了1000多万,与妻子马静芬在哀牢山上承包了2000多亩荒凉山地种甜橙,到2007年时就还清了当初的借款。一开始,褚时健种的甜橙主要在云南地区销售。2012年,靠着网络营销,“褚橙”打入北京市场。这也让褚时健也再一次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。


2015年时,褚时健说,现在果园已经扩展到几万亩,挂果的还只有2400亩,但其它新果园基本都种下了果苗,到2020年,果子的产量能达到6万吨。


因为褚橙的火爆,2013年春,“褚橙庄园”项目建设正式启动,褚橙庄园位于哀牢山上,新建成的褚橙庄园分为宾馆区、农家乐区、生态养殖区、休闲垂钓区、果园区5个部分。褚时健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这是当地政府的意志。


现在,褚时健的家在玉溪的大营街。有朋友造访时,褚时健大多在果园接待。褚橙庄园有一个褚橙茶室,几十平米的空间,陈设简单,平时对外营业,王石来时,也会来此喝茶。


今年,褚时健的“褚橙”已确定了由儿子褚一斌接班,金融出身的褚一斌与曾坚持不让褚橙上市的褚时健,他们对褚橙未来的规划必不相同,但是,褚橙包装上“人生总有起落,精神终可传承”的广告语一直都在。


“命运待我很宽厚,然我在经历过这个国家和民族半个世纪的跌宕起伏之后,还能看到今天翻天覆地的盛世景象。今天的青年一代比我们要幸运很多,我们这一代人,人生中有很多妥协的地方,但今天的年轻人可以更多地做自己。”“我不期望别人在说起我的人生的时候有多少褒扬,我只希望人家说起我时,会说上一句:‘褚时健这个人,还是做了一些事’”,褚时健在《褚时健传》中自述道。



文图选自网络,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




逝者

陈小鲁去世周年长眠上海,雕像日前揭幕

顾方舟:为孩子们发明"糖丸"的老人走了

南大教授临终留言:"大笑三声,送我上路"

高华去世7周年祭:历史守夜人

陶海粟:奇人邓英淘

刘晓阳: “知青”李三友个案

周其仁:纪念杨小凯

永远的张首晟: 家人同事朋友的回忆

张胜友:一朵爬山的云

邱兴隆:他先后与96名死刑犯同监共囚

邓伟:打动过我的每一张面孔都值得永远珍藏

郭彦东:考上北大让我一生骄傲

纪敦睦:一位本应该成为大师级的人物

统帅部点赞的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

郭少达:与肖晓琳道别

帮着"摸石头"的人——回忆张少杰

送别新三届学友曹征海

肖玉环:告别白南生

顾晓阳:怀念老同学吴方

高远东:在忌日纪念海子

熊国胜:追忆同窗挚友骆一禾

肖玉环:告别白南生

田文: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

杨劲桦:在西藏祭奠田文

刘晓阳:地久天长——忆王小波(上篇)

刘晓阳:地久天长——忆王小波(下篇)

冯川:我认识的龚巧明

蒋蓉:海鸥和波涛——忆龚巧明

顾晓阳:怀念老同学吴方

送别谢一宁:先生走好  先生千古


送别周建明教授:一个大写的真人

刘学洙:上善如水——记新闻人张善炬

胡舒立:大真无争张善炬

鲁晓晨:新闻人虽力薄而努力不懈

祁林一路走好,天堂没有伤害,没有牢狱之灾

胡舒立:黎海波的胸中丘壑

同学中英语最棒的那位,最先走了

范蔚萱:好汉与书生 



记录直白的历史

讲述真实的故事

  长摁二维码  

加盟新三届2

我们不想与你失联

备份新三界

   余轩编辑、工圣审读


公 号 征 稿

主题包括但不限于:

童年  文革  上山

     当兵月   青工  高考

校园  浪漫  菁英

       职业  学术   人生  

教育  养老   兴趣爱好

……

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

40后、50后、60后的关注热点

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

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

投稿邮箱:1976365155@qq.com

联系人微信号:james_gz7

联系人电话:13570472704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